在北宋汴梁,有個少年名叫石頭,在綢緞鋪當學徒。
因為錢袋常常空空,常被人取笑,但他卻始終堅持,每晚都把賞錢、甚至掃地時撿到的零碎銅錢,小心翼翼地存進床頭的瓦罐。
哪怕偶爾想把積下來的二十文賞錢拿去買酒,最後也總會忍住,折回存入罐中。
一個寒冬,瓦罐因冰凍裂開,他倒出來一數,竟已有二兩多銀子!憑著這筆積蓄,他為生病的母親抓藥,又添置了禦寒棉衣。
後來,石頭開了一間小布店,依舊保持儲蓄的習慣,客人多給的一文錢,或將零碎布頭拼成帕子賣掉的收入,他都一一存下。
不久城中遭水災,許多商鋪因資金短缺被迫關門,石頭卻憑著多年積蓄熬過難關,還低價盤下了隔壁的店鋪。生意越做越紅火,他終於成了有名的布商。
有人問他成功的訣竅,他便指著當年的舊瓦罐笑道:「哪有一步登天的事,無非是把那些不起眼的小收穫,一天天積攢起來罷了。」
這個故事,正好印證了「積少成多」的智慧。世上沒有隨手可得的成就,不論是財富、知識,還是技能,都需要從細微處著手,點滴積累。
當我們能夠堅持日常中的小努力,時間會幫我們見證,從無到有、從少到多的蛻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