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光客
👥+0
政治言論
隱藏選單
回應(0)
通報違規

 當國家失去公信力,崩潰只是時間問題

恨天
本文:2025-11-08T23:55:53
當國家失去公信力,崩潰只是時間問題



當國家失去公信力
崩潰只是時間問題

萬曆、崇禎年間,明朝在政治、經濟、軍事上的一系列舉措失當,使國家權威和信譽喪失殆盡,人心體系逐漸瓦解,最終走向崩潰。

首先,明朝政府公信力蕩然無存。萬曆以來,明朝吏治腐化,官僚機構龐大臃腫,冗餘無數,人浮於事,效率低下,但官俸開支卻不斷惡性膨脹,再加上女真入寇遼東,明朝以此名意調兵遣將,軍費開支浩大,至使明朝國庫入不敷出。財政體系瀕臨崩壞,只能一再對底層農民增加稅收。

崇禎九年,明朝再進一步加徵剿匪稅收,並發布上諭,要百姓共體時艱一年,共除心腹大患。

這種殺雞取卵的措施,不但沒有消除所謂的心腹大患,反而更導致民不聊生,餓殍遍野。逼迫更多底層農民加入起義軍隊伍。

就這樣,稅越徵越多「寇」卻越剿越多。當初承諾的暫累吾民一年,變成了暫累吾民十多年,直到明朝滅亡前夕,仍在加稅。

顧炎武曾說:「治亂之心,必在人心風俗。」大明朝廷失去了公信力,實際上也就失去了民心,並最終失去了天下。

其次,官僚壟斷輿論,百姓不敢言而敢怒。萬曆後期,官僚徹底淪為大財主與大地主的代言人。

基於複雜的利益輸送關係,官商之間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利益同盟。他們大肆隱匿、侵吞國家稅款,致使國庫收入連年銳減。

一個最典型的案例,浙江年產茶葉上百萬斤,在天啟朝後期,國庫在浙江一年徵收的茶稅,仍有白銀二十到三十萬兩。而到了崇禎朝,整個江南的茶稅,竟萎縮到了區區白銀十二兩。

原本應當上繳國庫的稅收,幾乎被官僚集團、江南大商人瓜分殆盡。在這種背景下,為了彌補財政虧空,明朝政府把原本應該由大商人、大地主承擔的稅收,全部的一次次用各種民目,轉嫁到底層農民與百姓身上。

面對窮困百姓不滿的呼聲,明朝用欺騙拖延時間,用高壓管控言論,導致百姓不敢言而敢怒。最後與明政府離心離德,勢如水火。

正如一位官員在日記中所寫:國威自此損矣,國脈自此傷矣,亂民自此生心矣。怨不在大,可謂惟人。載舟覆舟,所宜深慎。

國家的根本是平民百姓,而不是官僚、地主和商人。

明朝上下君無仁心,官無公心,濫用權威.本末倒置,朝令夕改,其最終崩潰也是歷史的必然。

正如李自成西安誓師所說的那句話:“今爾明朝,氣數已盡。”


民進黨的壞習慣
新加坡詐騙比台灣更少,民進黨:那是他們不民主不自由。

中國大陸建設比台灣快,民進黨:那是他們共產集權。

韓國科技業比台灣發達,民進黨:那是他們財閥壟斷。

越南經濟成長比台灣高,民進黨:那是他們迎合中共。

香港人均所得比台灣多,民進黨:那是他們犧牲民主。

國民黨執政社會更安定,民進黨:那是他們戒嚴獨裁。

大罷免大落塞全員安全,民進黨:那是他們普發現金。

日本........(還沒講完),民進黨:對對對對日本什麼都好!

美國........(還沒講完),民進黨:不准疑美破壞台美關係!

民進黨號稱本土政黨,我呸!
明明是境外勢力代言人!

當國家失去公信力,崩潰只是時間問題




編輯 - 2025-11-08T23:58:18
  👥+0  回應(0)  (DMCA Compliance - Abuse 投訴)
[變更為 舊回應在上方][目前是 新回應在上方]
[0.09] 🍌